|
防災減災,你我同行!廣州市5.12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切實增強廣大市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的良好氛圍,2021年5月12日上午,由廣州市減災委員會、越秀區減災委員會主辦,廣州市應急管理局、越秀區應急管理局承辦,廣東省減災救災應急協會、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越秀區洪橋街道辦事處協辦的廣州市2021年“5.12”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在越秀區三眼井社區開展。活動向花都區紅山村社區等11個獲得2020年“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榮譽稱號的社區(村)進行了授牌。 今年廣州市“5.12”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創新性采取1個主會場+4個分會場聯動開展、聯合直播的形式,在越秀區三眼井社區(主會場),黃埔區黃埔花園(分會場)、南沙區麒麟廣場(分會場)、花都區花港社區(分會場)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 在此次活動中,天廷救援隊作為主會場唯一指定救援隊受邀參加活動。現場為網絡直播觀眾和社區觀眾開展了防災知識科普、應急技能展示與體驗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切實增強我市居民防災減災意識和技能。 現場活動開始 天廷救援隊隊員展示滅火 我國作為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面臨的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分布地域廣。其中地震災害可以稱為自然災害之首。我們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是如果我們減少自然災害中人員的傷亡事實上也就最大程度降低了災害的影響和程度。 所以我們需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基層與公眾是最初的應急響應單元,是直接的額承災主體。一旦基層形成應急管理能力,就可以將突發事件的影響遏制在萌芽或初起的狀態。 現場知識普及手冊 為此,天廷救援隊從知識、技能、裝備三個維度安排了以下6個板塊的現場學習:
一、防震減災知識瀏覽 現場普及講解地震安全知識,通過講解展板知識進行地震安全知識互動問答,了解地震預防和避險逃生的知識。 二、止血包扎體驗 急性出血超過全身血量的20%就會出現休克等癥狀,危及生命。準確的進行傷口的處理,并根據傷口的位置實施對應的處置方式能夠有效減緩傷者的痛楚,同時也為醫療救急前創造有利的醫療環境,普及簡單的止血包扎內容,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三、簡易搬運體驗 及時、迅速轉運傷員,使患者脫離危險區,實施現場救護,防止再次受傷,有利于安全運送。 四、心肺復蘇術教學與體驗 “黃金4分鐘”是指心臟驟停一旦發生,4分鐘內如得不到及時地搶救將會危及生命,實施正確的心肺復蘇能有效減少因心臟驟停而導致的死亡率。普及及掌握心肺復蘇的相關急救技能勢在必行。 五、安全逃生繩結教學與體驗 學習相關的消防逃生繩結,適合成人學習。通過學習簡單的逃生繩結,在應急情況下能夠用繩子、窗簾等東西固定相應物體,安全逃生。 六、消防裝備科普與體驗 科普關于消防的安全知識,普及滅火器、滅火毯、防煙面罩、滅火毯的使用;發生火災時,應急逃生注意事項和自救互救的技能。 天廷救援隊隊員合影 這次活動的圓滿結束,不僅增強大眾防災減災救災的意識,鍛煉大眾避險逃生,自救互救的能力,還提高整個社區的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